上海師傅主理!本幫菜口味!水準與誠意兼備的《呱呱叫上海餐館》(四)
註:店家日後可能會進步或退步,食評只代表該次水準
MOP$68 上海兩麵黃 – 不錯
就像廣東的濕炒麵,即是把麵條炸後,再淋上澆頭。
麵條略粗身,炸得金黃,乍看有點像童星點心麵,但當然層次高得多。
未到推介,皆因炸得有點硬實,如果更鬆化就會是推介,但要讚的是,炸得很乾爽,不怕油。
澆頭的茨汁不太稠,清鮮而不過份濃,有切丁的蝦肉、魚條肉、午餐肉、紅蘿蔔及青豆,味道也佳。
MOP$48 醉雞 – 不錯
做得夠入味,充滿酒香,這方面不錯。
肉不算嚡,但有點實淨,雞味算有,但不太強。
皮爽滑不爛,脂肪不多,不錯。
惜斬得厚薄不一,這方面需要改善。
MOP$80 醋溜黃魚 – 不錯
黃魚起肉來做,配料有木耳及青豆,最後埋茨便是。
茨汁比較稠,也夠滑,味道帶有酒味及酸味,雖然夠味,但未吃過的可能不慣。
黃魚不鬆散,但未至於很嫩,不過也不霉,有點滑。魚味不強,又未至於淡味,因做得夠入味。
整體來講,水準算是不錯的,只是黃魚可以更鮮甜就更好。
MOP$60 鹹肉百頁 – 不錯
很簡單,就是「鹹肉」及「百頁」的組合。
「百頁」是上海返貨的豆製品,味道清,有自然的豆味,也有湯的清甜味,吃落甚有質感,略帶爽。
「鹹肉」未夠鹹香,但也不難吃,至少不太硬。
MOP$52 賽螃蟹 – 不錯
澳門常見是白色的版本,因為只用蛋白,兼且滑嫩為主,有些更會加上生蛋黃。
國內做法其實很多,有時會炒得乾身點,甚至把炒蛋白及炒蛋黃混在一起,有些更會加上魚肉。
老闆娘說,這版本是她在上海慣常吃的,有炒蛋白、炒蛋黃、魚肉及瑤柱,炒得較澳門坊間的乾身,但又不失滑嫩質感。
其實做得很不錯,皆因不油膩,炒得夠粒粒分明(否則便像一般炒蛋),又不怕老火,只是調味上偏鹹,不知是否一時失手。
大家記得蘸黑醋吃之,因為這樣才像吃蟹肉的味道。
MOP$78 魚滑釀油條 – 不錯
將鯪魚滑釀在切段的油條內,最後再拌以白色的沙律醬,並混有雜果及黑芝麻。
味道頗特別,有魚滑的鮮甜,也有沙律醬的酸,亦有雜果的清新,只是油條硬了點,未夠鬆化,而且沙律醬也酸了點。
曾在新加坡吃過類似的,是蘇東油條,以墨魚滑釀油條,最後淋蛋黃醬,那版本酸度不高,會好吃得多。
MOP$18 蔥油拌麵 – 不錯
不是「開陽拌麵」,而是「蔥油拌麵」,故沒有蝦米的。
不算難吃,但也不標青,主要是拌得未夠香。
麵條不太腍,有點柔韌,這方面算是不錯,當然不同廣東麵的爽口。
MOP$45 上海燻魚 – 尚可
「上海燻魚」不是煙燻的,而是炸魚件,再用醬汁浸至入味的涼菜,別誤會不夠熱而亂罵。
正路來講,要鮮味中帶糖的甜味,又夠入味,又夠酥香,才算好吃。這方面算做得到。
只是魚件太薄,吃時質感未夠,而且質感有點鬆散,故不是太標青。但至少沒泥味。
MOP$25 桂花酒釀丸子 – 尚可
不知是否一時失手,因桂花味很清,未夠突出,而甜度也太低,令整體味道平凡了點,未夠複雜。
不過丸子質感好,軟糯彈牙而不黏牙,這方面不錯。
一:http://blog.cyberctm.com/oldchan/?p=6803
二:http://blog.cyberctm.com/oldchan/?p=6804
最近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