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門土地神廟風水佈局(下)
澳門土地神廟風水佈局(下) 筆者走訪了整個澳門,粗略統計一下,目前可以供市民奉的土地神廟共有50多座,其中澳門島(43座)、氹仔(4座)、路環(6座),當中有年份記載建造時間的,不多過十座。 澳門土地文化很特別,普遍來說,本澳土地神有土地公、社公、後土和石敢當四種,而土地神的名字有很多,常見的是土地公、社神、土地爺、福德財神、福德爺、福德正神、土地財神,亦有小孩稱土地公公,土地婆婆。 筆者熊神進堪輿澳門50多座土地廟,發現其中4 座是符合風水旺丁旺財法則,其他大部份都是隨意建造,這種隨意而起的神廟雖然並沒有收到旺丁旺財的風水效果,但已提供一種簡單信仰給民眾,和諧了鄰里關係。 筆者把這四座符合風水準則的土地寺廟公開,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: (一)下環福德祠 福德祠在澳門西南面,建於1868年9月,祠內有不少舊文物,其中有建祠前的香爐、神桌。整座廟是坐乙向辛,按風水學家說法,右水倒左出坤方,坤方亦即河口方,名為“貴人祿馬上禦街”格局,男女壽高。福德祠內部碑文記載「且見此地面山臨海,四方拱衛,允為秀氣之所鐘,堪尊神靈之安氣」,面山臨海,就是門前正向內地的橫琴,海就是珠江下游,祠堂狹小,開門見壇,左右均有房舍扶持,促成旺氣進門。 (二)巴波沙土地寺 這是北區最受信士供奉的土地神,其坐向是坤向艮,水口位在左,出辛戍方為正生向。巴波沙馬路在澳門的北面,跟珠海一線相連,按風水學解說,合成“十四進神家業興”之局,屬救貧水法(昔日邊境地區以務農為主),玉帶纏腰,旺丁良局,難怪筆者每次路過時都見到不少香客。 (三)雀仔園福德祠 雀仔園是建在東望洋山腳下,東望洋是葡萄牙年代的軍事禁區,烽火連連,地火旺局,福德祠坐未向醜方,左為青龍,右為白虎,青龍砂是松山,白虎砂是水坑尾,昔日流水有情,彎彎曲曲,靠山面水,二砂相挾,是上佳風水佈局。筆者熊神進細心下盤,發現癸山朝堂,左水倒右,從丙山而去,不犯午火,名“祿存流盡佩金魚”,這佈局是大富大貴,福壽雙全。 (四)沙梨頭土地廟 土地廟依山而建,聞說當年政府是想在白鴿巢引一條車道往麻子街方向,後因磐石太堅固,因此擱下計畫,而土地廟就在石臺上,背山面海,藏風聚氣,風雨不改,當年清朝梁喬漢對沙梨頭土地廟就有“願祖回龍結穴之地”說法,由此可知此廟的風水上佳。 從風水角度來看,土地廟的線位要得令,要旺,同時亦要有一件驅邪鎮鬼的法寶,這法寶叫“石酒船”,目前三街會館、媽閣廟正覺祠、巴波沙總督天后宮、沙梨頭土地廟前都可見到此「石酒船」。 如果說土地是大地的守護神,土地神廟應該位在寺內,但澳門有許多廟宇外廟外沒有土地神廟,廟內也是沒有。 延伸閱讀 為何有些土地神沒有上蓋? 答:古時的土地廟原來是有瓦頂遮蓋,但因鄉民不珍惜糧食,故被穀神上報玉帝,玉帝派昂日星君下凡,衪本想命令眾雞神啄食,把人間多餘的米穀吃去,但恐怕村民把雞殺去,昂日擔憂中,於是土地神擔保人們不會殺雞,否則,衪甘願無瓦遮蓋,日曬雨淋,結果,人類真的把雞殺了,土地公公就要受罰,從此,很多社壇再無上蓋。
近期迴響